工业和信息化部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5月末,5G基站总数达383.7万个,占移动基站总数的32.4%;5G移动电话用户达9.05亿户,占移 " /> 
当前位置:首页 > 探索 > 演进推进稳步升级

演进推进稳步升级

2025-04-29 14:01:06 [综合] 来源:别有洞天网
ze: 14px; line-height: 28px;">

  工业和信息化部最新公布的进升级稳进数据显示,截至5月末,步推5G基站总数达383.7万个,进升级稳进占移动基站总数的步推32.4%;5G移动电话用户达9.05亿户,占移动电话用户的进升级稳进51.3%。

  5G商用牌照发放5年来,步推5G应用已经融入千行百业。进升级稳进下一步还将稳步推进5G、步推千兆光网建设,进升级稳进有序推进5G网络向5G轻量化、步推5G-A(5G网络的进升级稳进演进和增强版本)演进升级。

  规模化应用持续推进

  在前不久举行的步推上海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WC上海)期间,GSMA(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协会)大中华区总裁斯寒表示,进升级稳进中国是步推全球最大的5G市场。同时,进升级稳进中国正为5G-A的演进奠定基础。

  据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发言人、总工程师赵志国介绍,目前,我国实现了“县县通5G”,通5G的行政村占比超过90%,5G用户普及率超过60%。移动通信探索形成了“超前预研、标准引领、体系创新、网络先行、应用赋能”的发展模式。

  5G行业应用已经融入74个国民经济大类。华为常务董事、ICT基础设施业务管理委员会主任汪涛认为,5G商用5年来成果显著,对全球移动产业的影响前所未有。5G拓展了服务全球的“广度”、兑现了代际体验的“速度”、引领了数字转型的“深度”。

  赛智产业研究院院长赵刚分析,我们见证了5G商用快速发展,但同时也面临一系列挑战,需要突破规模化应用的瓶颈。包括,突破5G行业终端规模化部署的瓶颈,让5G行业终端成本更低;突破现象级应用场景的瓶颈,让更多个人和企业端用户主动使用5G;突破5G行业应用复杂性的瓶颈,让更多中小企业能使用普惠低成本的5G解决方案。

  赵志国表示,工信部将坚持“建、用、研”进一步统筹推进,加快信息通信业高质量发展。“建”就是夯实网络设施,稳步推进5G、千兆光网建设,有序推进5G网络向5G轻量化、5G-A演进升级,扎实推进算力产业发展。实施“信号升格”专项行动,推动5G网络在文旅、医疗、高校、交通枢纽、地铁等场所原有覆盖基础上进一步深度覆盖。“用”就是深化融合应用,加快建设“5G工厂”,打造“5G+工业互联网”升级版。“研”就是强化技术研发,统筹推进5G-A的演进和6G研发创新。

  进入全新发展阶段

  5G-A被认为是不断拓展5G能力边界、持续推动产业向6G演进的关键技术。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表示,与5G相比,5G-A不仅实现了带宽提升,还具备主动适配、轻量化、智能化等特点,这些特点将是5G“下半场”技术创新的发力点。

  5G-A国际标准持续发力,将多维度拓展5G生态,提升5G网络性能。汪涛认为,5G-A是确定性的产业路径,一方面可以保护已有投资,另一方面可以带来新的商业机会,拓宽商业边界。

  为了有效发挥5G-A显著的代际能力,华为近日联合电信运营商发布5G-A商用领航计划。

  中国移动总经理何飚介绍,中国移动已建成全球最大的5G和光纤网络,并率先启动5G-A建设,今年年底将在300个城市实现5G-A商用部署。中国联通董事长陈忠岳表示,中国联通将加快开展5G-A和天地一体技术创新,推动从网元、部件到拓扑、系统的智能化升级。

  爱立信东北亚区副总裁吴立东认为,当前全球5G网络的发展并不一致,一些运营商仍处于第一阶段,需要扩大5G连接规模,完成从非独立组网到独立组网的过渡。而以中国运营商为代表的部分运营商已进入第二阶段,开始了5G-A网络的建设,这个阶段的5G网络将具有更多的灵活性以及新能力。若要支持5G-A的大规模创新与商业变现,构建一张高性能、开放的可编程网络至关重要。

  随着5G轻量化、5G-A以及智能终端技术的发展,5G应用将进一步深化。赵刚认为,要抢抓人形机器人、低空飞行器、自动驾驶汽车等智能硬件发展机遇,实现5G行业终端规模化部署。

  加速拥抱人工智能

  在上海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5G+人工智能”展示出更多可能。在中国联通AI应用展区,展示了5G网联终端,可适配接入多厂家无人机,全力保障低空飞行信息和数据的安全。联想集团展示了AI PC、AI手机等AI终端、新一代AI服务器、存储等AI基础设施以及AI解决方案与服务等产品,助力智能化转型。

  赵刚分析,“5G+人工智能”就像人体的“神经纤维系统+大脑”,两者的结合不仅提升了通信网络的智能化水平,还极大拓宽了智能化应用的边界。

  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表示,近年来,通用人工智能取得实质性进展,正从科技前沿加速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从“+AI”向“AI+”迈进。“互联网+”“5G+”“AI+”的梯次升级、持续发展,将带来超大规模定制化、柔性制造等新型生产方式。

  “5G+人工智能”已被广泛应用于智能工厂、自动驾驶、远程操控等应用场景。例如,安装了“5G+人工智能”的高级别自动驾驶汽车,可以实时感知和传输来自道路、行人和路侧的数据,动态观察和分析交通路况,自动完成驾驶行为,显著提升了行车安全性。5G与人工智能的结合促进了工业物联网的发展,使得生产流程更加智能化、高效化。此外,智慧城市等领域也因5G与人工智能的融合焕发新活力。

  “5G+人工智能”的发展前景将更加广阔。赵刚预计,“5G+人工智能”将成为人形机器人、低空飞行器等智能设备的标配,促使这些设备的智能化水平与人类接近,从而更大程度解放劳动生产力,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成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技术力量。

  作者:黄 鑫

(责任编辑:综合)

推荐文章
  • 拉美石油区块盈亏平衡状况

    拉美石油区块盈亏平衡状况 ·110亿桶圭亚那Stabroek近海区块的估计可采资源量·33.32美元/桶阿根廷页岩区块Vaca Muerta的预估盈亏平衡油价·680亿桶墨西哥的估计潜在石油资源2021年拉美地区石油日产量为7 ...[详细]
  • 加拿大全国大部分地区汽油价格接近或超过2加元/升

    加拿大全国大部分地区汽油价格接近或超过2加元/升 加拿大全国大部分地区的汽油价格近日连续上涨,截至当地时间5月6日,全国汽油价格普遍接近或超过每升2加元。据追踪加拿大汽油价格的网站Gas Wizard统计,加拿大许多城市中心的汽油价格上涨至每升1.9 ...[详细]
  • 西澳大利亚州将部署5.2 GW光伏、风电制氢项目

    西澳大利亚州将部署5.2 GW光伏、风电制氢项目 正在西澳大利亚州沿海城镇Kalbarri附近开发的Murchison氢气可再生项目,将利用5.2 GW的风能和太阳能来生产可再生氢气,然后将之转化为每年约200万吨绿色氨,供国内使用和出口。这个雄心勃 ...[详细]
  • 全球单体规模最大煤炭间接液化项目整体通过竣工验收

    全球单体规模最大煤炭间接液化项目整体通过竣工验收 近日,全球单体规模最大煤炭间接液化项目——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400万吨/年煤炭间接液化示范项目通过竣工验收。宁煤400万吨/年煤炭间接液化示范项目于2013年9月28日开工建设,2016年12月21 ...[详细]
  • 国际能源署表示,制造业激增以支持可再生能源转型

    国际能源署表示,制造业激增以支持可再生能源转型 根据国际能源署的一份报告,太阳能光伏、电池和电解槽等关键技术的新制造项目激增,正在推动世界清洁能源转型的全球势头。国际能源署在其清洁技术制造状况报告中表示,这种增长是由政策支持和投资者兴趣增加推动的。 ...[详细]
  • 海上风电运维船升级进行时

    海上风电运维船升级进行时 近日,丹麦航运公司Esvagt宣布将与欧洲能源企业沃旭合作建造一艘以甲醇为燃料的海上风电运维船,建成后将成为全球首艘利用绿色燃料供能的海上风电运维船。近日,丹麦航运公司Esvagt宣布将与欧洲能源企业 ...[详细]
  • 美国能源部宣布将招标购买6000万桶石油以补充战略储备

    美国能源部宣布将招标购买6000万桶石油以补充战略储备 当地时间5月5日,美国能源部宣布将招标购买6000万桶石油,作为美国战略石油储备长期补充计划的一部分。根据能源部的声明,此次采购的数量为美总统拜登3月份宣布1.8亿桶原油释放计划的三分之一。招标将在2 ...[详细]
  • IEA预期今年天然气消费将小幅减少 之后数年会缓慢增加

    IEA预期今年天然气消费将小幅减少 之后数年会缓慢增加 国际能源署7月5日发布的天然气市场最新季度报告显示,由于价格飙升以及俄罗斯天然气可能进一步减少供应,今年全球天然气消费将小幅减少,之后数年会缓慢增加。报告说,今年全球天然气使用量预期较2021年水平缩 ...[详细]
  • EIA数据:美国仍在大量购买俄石油

    EIA数据:美国仍在大量购买俄石油 美国能源信息局EIA)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3月份,俄罗斯从美国第九大原油供应国攀升至第六位,达到421.8万桶。与此同时,从对美供应原油和成品油总体来看,俄罗斯仍居第三位,同比增加8.7%,增至1 ...[详细]
  • 日本3座核电站延后重启时间

    日本3座核电站延后重启时间 当地时间3月31日,日本国内决定重启的核电站中有3座因无法按时完成反恐设备和安全对策工程,电力公司相继宣布延后重启时间。这3座核电站分别是位于宫城县的女川核电站2号机组、佐贺县的玄海核电站3号和4号机 ...[详细]
热点阅读